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职分会2017年年会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 | ||||
| ||||
6月4日至5日,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职分会2017年年会在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召开。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职业教育与培训部副主任李扬、浙江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舒培冬、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项目主管李茜、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专职副秘书长何杏华、高职分会会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及其他高职院校的领导和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百余人参加了会议。
6月4日下午,年会开幕式在工贸学院六号楼学术报告厅举行,开幕式由浙江商业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骆光林主持。浙江省教育厅外事处处长舒培冬发表了讲话,他从教育国际化的高度阐述了举办本次会议的重大意义,并提出了意见和要求。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院长贺星岳致辞,他代表东道主对参加会议的领导、来宾表示热烈欢迎,衷心感谢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浙江省教育厅及各兄弟院校对我院事业发展的帮助和支持,并预祝本次会议取得圆满成功。接着,会长、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作了2017年浙江省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职分会年度工作报告。会议还汇报了会员单位经费使用情况、中外合作办学委托课题进展情况并表彰了2016年度高职分会先进个人。
会议第二阶段,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王春柳主持开展专家讲座。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秘书长宗瓦以“职业教育的国际化发展”为题给与会代表做了精彩讲座。他首先肯定了职业教育国际化所取得的丰硕成果,同时也提出在职业教育国际化进程遇到的困难和突破口。报告中强调了高职教育国际化服务于国家战略的立足点,鼓励高职院校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部署,服务国家经济和产业转型升级(双创)人才培养目标。浙江机电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丁金昌做了题为“高职教育发展的形势分析与国际化办学”的专家报告。他从高职教育四大问题、四大机遇、四大挑战为报告框架,以高职院校招生难、生源质量差为切入口,指出教育与产业存在严重的供需错位现象,应该在制度设计、培养模式、人才定位、课程体系四个方面促进高职教育的创新发展。他还重点强调了高职教育国际化是高职教育发展的新路径、新思路,应该坚持推进高职教育对外交流与合作,尤其在建立国际职业资格标准、职业教育留学生培养、建立国际企业合作平台、国际职业技能大赛等方面突破高职教育发展的瓶颈。
次日上午,金华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杨艳和浙江工商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徐盈群分别主持分组讨论会。与会人员紧紧围绕“外教、留学生和公派出国管理”及“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内涵建设与外语教学”两个主题进行了分组讨论。发言人都来自高职教育国际化的第一线,紧密结合自身实际,对本校的思路、做法和成效作了介绍,并针对有关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达成了一致共识,取得了预期效果。
在年会间隙,与会嘉宾还参观了会议承办院校的浙江创意园、温州市知识产权服务园、国家广告产业试点园、省级特色工业设计示范基地、国家中小微知识产权(温州)培训基地等创新创业和社会服务平台,对工贸学院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打造工匠人才的做法给予高度评价。
| ||||
打印本页 关闭窗口 |